索 引 號 | 076/2023-00303 | ||
發布機構 | 東海縣應急管理局 | 發文日期 | 2023-09-13 |
標 題 | 關于印發《全縣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東安辦〔2023〕21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東安辦〔2023〕21號
關于印發《全縣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街道、園區、場):
現將《全縣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東海縣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23年9月13日
全縣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提升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鞏固整治提升工作成效,推廣先進工作經驗,定于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提升行動,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堅持“小切口、抓關鍵”,督促中小型工業企業用10個月時間全面開展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對標自評,自主提升,強化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重點加強火災、危化品使用等安全風險防范,著力補強“廠中廠”安全管理短板,全面提升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水平,進一步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二、整治范圍
1.從業人員30人以內的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行業企業;
2.所有從事食品、家具、木制品、橡膠、塑料、紡織、服裝、服飾、鞋帽、皮革、玩具、手工藝品等加工制造的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
以上不包括已經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并在有效期內的企業。
三、重點內容
1.安全培訓。推動企業配備專兼職安全員,縣鄉分級組織一輪覆蓋企業專兼職安全員的培訓,培訓內容以本方案配套印發的工作指南為主,形式不限。
2.自查自改。組織企業對照《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自評表》(附件1)的8條要求,開展自評查找不足、整改隱患,提升規范化水平,自評分應不低于90分;不能滿足要求的,應及時整改問題再次自評。
3.摸排定級。屬地對照《江蘇省工貿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分類分級監管執法實施辦法(試行)》和工業企業安全風險報告系統企業風險情況,重點對轄區內火災風險較高的工業企業進行摸排,核定單個防火分區內的人數、“廠中廠”、“樓下存儲樓上生產辦公”等情形,準確開展定級,實施差異化監管。
4.“廠中廠”整治。解決責任不明確、安全管理缺失、現場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摸清“廠中廠”底數(附件2),加強源頭管理,規范增量;組織開展自查自糾,明確租賃雙方責任邊界,整改現場隱患,組織自有、外包的電焊工等動火作業人員安全培訓。
5.執法檢查。對30人以上的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廠中廠”等火災風險較大的企業按照分類分級監管執法要求,對照開展一輪安全檢查,對沒有達到自評要求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未完成整改的企業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四、時序安排
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分4個步驟開展本次行動。
(一)宣傳部署動員(2023年10月前)。組織布署,印發全縣工作方案。各單位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加強宣傳和發動,開展培訓教育,引導中小企業了解掌握工作要求,全面開展規范化建設;督促企業登錄風險報告系統填報定級信息,屬地核實定級;摸清“廠中廠”底數并建立臺賬。
(二)企業自主提升(2024年3月前)。各有關企業對照指南和自評表,開展自查自評自改,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組織應急演練,不少于1次登錄系統記錄自主提升情況。按期準確完成風險報告。
(三)屬地幫扶指導(2024年5月前)。各單位組織開展1輪安全員培訓,在執法檢查和服務指導中對照檢查企業是否按照要求開展自查自改等工作;集中整治“廠中廠”安全問題。縣局結合“520安全風險管控優秀班組”創建,在每個行業培育不少于5家縣級示范企業、總計不少于30家縣級示范企業,市局在縣級示范企業基礎上選樹市級示范企業,入選的市級示范企業監管執法評級可按要求下調一級。
(四)督導檢查和總結提升(2024年6月)。市局組織縣區交叉檢查和市級督查檢查,選樹100家市級樣板企業,對入選省級樣板企業,省廳將對規范化建設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揚,推介典型做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強化工作統籌,層層壓實責任,落實整治措施,確保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請各單位分別于10月12日前和10月28日前將工作方案和“廠中廠”企業統計表報送縣應急局基礎科。
(二)加強整改提升。要進一步明確任務目標,細化整治內容,按照時序步驟和工作要求,迅速行動開展實施。督促企業圍繞規范化建設8個方面要求,提升管理水平,全力消除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廠中廠”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三)加強幫扶服務。要加強對企業的幫扶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消除癥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統籌抓好安全和發展。分行業領域樹立示范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四)加強宣傳推廣。要采取多種形式,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對整治提升行動廣泛宣傳發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要及時總結提煉推廣典型做法,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聯系人:胡智榮 電話:13961302377
附件:1.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自評表
2.“廠中廠”企業統計表
附件1
中小型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自評表
重點 事項 |
主要內容 |
具體要求 |
自我評分(符合得分,不符合不得分) |
1.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10分) |
落實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主要負責人、各級負責人(部門、車間)責任內容; 安全管理人員統一佩戴“安全監督”臂章、袖標等標志標識; 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建立并實施安全生產班前會制度。 |
1.各層級負責人和專兼職安全員,應當統一佩戴標有“安全監督”的臂章、袖標等明顯標志,督促從業人員按照要求從事生產作業,制止“三違”行為。(2分) 2.主要負責人,每季度組織并參與一次全面安全檢查。(2分) 3.其他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各層級負責人、崗位從業人員按照責任制分工,分級、分類、分頻次對落實情況開展經常性檢查。(3分) 4.建立并實施安全生產班前會制度,由班組長或者交班人員在班前會上向當班作業人員提示安全風險、講解崗位安全操作要點等。(3分) |
|
2.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8分) |
落實安全生產風險報告制度,全面辨識安全風險、準確定級、有效管控、按期報告;加強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
1.按規定報告安全生產風險。(2分) 2.對安全風險,應當根據其特點從組織、技術、管理、應急等方面逐項制定管控措施,按照風險等級實施分級管控,將風險管控責任逐一落實到各層級負責人和崗位從業人員。(2分) 3.加強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落實班后和夜間檢查巡查要求。(2分) 4.對較大以上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一次掃碼自查。(2分) |
|
3.生命通道暢通(10分) |
保持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有效管理消防設施和器材,嚴禁占用堵塞消防通道。 |
1.生產場所應滿足兩個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應暢通、設置為平開門、并與疏散方向一致;(2分) 2.門窗等處安裝的鐵柵欄、廣告牌等遮擋物不得影響逃生;疏散樓梯不得被占用(堆放雜物)、堵塞;(5分) 3.作業場所內平時需要控制人員隨意出入的疏散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打開,并應在顯著位置設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標識。(3分) |
|
4.廠房(倉庫)安全管理(15分) |
廠房(倉庫)使用符合安全標準和設計要求,根據廠房(倉庫)的火災危險性,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易燃可燃建構筑物危險,提升火災預警能力; 涉及承包(承租)時,要明確雙方安全生產權利與義務。 |
1.同一廠房涉及兩個以上不同火災危險性生產時,火災危險性要按照較大部分確定,并采取有效防火措施;(2分) 2.企業廠房、庫房、員工集體宿舍不應違規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為芯材的彩鋼板搭建,不應違規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裝修或者作隔熱保溫層,不得違規存在“三合一”現象。(5分) 3.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標準規范,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其他火災風險較高的工業企業,推薦在生產場所、倉庫等重點區域安裝簡易火災煙霧報警裝置,提升企業火災預警能力。(5分) 4.企業要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承包合同、承租合同要規定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義務。企業要定期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3分) |
|
5.點火源防范(14分) |
有關場所嚴禁明火,嚴防電氣火災,做好電氣線路、配電箱、照明燈具、電器產品規范安裝,確保可靠使用;嚴格管理電動叉車等充電設備設施。 |
1.存放易燃可燃物的廠房和倉庫內,嚴禁使用明火。如:焊接與熱切割火、吸煙火、機動車輛排氣管火星、撞擊摩擦產生的火花等。(5分) 2.室內儲存場所內敷設的配電線路,應穿金屬管或難燃硬塑料管保護。(3分) 3.在存放如發泡材料、紙箱等可燃性材料的倉庫內不得設置配電箱及開關。(3分) 4.電動的叉車、平板車、自行車等禁止在工廠倉庫內部進行充電,使用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的車輛應在倉儲場所外的地點加氣。(3分) |
|
6.危險作業管控(10分) |
嚴格動火、臨時用電、有限空間、檢維修等作業審批管理,審核作業人員資質,作業前排查并消除現場隱患,作業時加強安全監護,作業后清理檢查現場。 |
1.動火作業實行“六個要”:動火要經審批;要與生產系統隔絕;要清洗、置換合格;要清除周圍易燃物;要按時做動火分析;要采取消防措施。(2分) 2.有限空間作業,要遵循“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基本原則;(3分) 3.檢維修作業,要重點監管現場2個以上施工方交叉作業;(2分) 4.生產經營單位在進行作業前,需確認作業單位的作業資質、作業人員的上崗資格以及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符合安全作業要求,如進行動火作業時,應提前配備手套、護鏡、口罩等安全防護設備。承擔特殊工作崗位的危險作業從業人員必須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3分) |
|
7.危化品儲存使用(21分) |
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根據危險化學品性能分區、分類、分庫存放,危險化學品不得與禁忌物料混存混放; 在危險化學品儲存和使用場所及相應的安全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 對危險化學品使用崗位員工進行專項安全教育。 |
1.企業在采購危險化學品時,應選擇具有危化品生產或經營資質的單位。(3分) 2.企業采購危險化學品時,應當向供貨方索要與采購的危險化學品相符合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化學品安全標簽,其載明內容應當符合國家相關規定。(3分) 3.涉及儲存和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建立健全危化品購買、出入庫、使用、銷毀登記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嚴格實施。(3分) 4.危險化學品儲存和使用場所及相應的安全設施設備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3分) 5.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和危險特性分區、分類、分庫貯存,不得超量、超品種儲存。像易燃氣體和助燃氣體,氧氣與油脂等相互禁忌的物質,不得混存混放。爆炸物品不準和其他類物品同貯,必須單獨隔離限量貯存。(3分) 6.使用場所臨時存放的危險化學品應劃定專門存放場地并規范存放,且存放量不得超過一個工作班次用量。(3分) 7.危化品應收回至專用倉庫中,并規范進行存放。(3分) |
|
8.應急處置與疏散演練(12分) |
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編制合適的現場處置方案,提升撲滅初起火災能力; 加強應急逃生演練,增強自救互救能力,避免盲目施救。 |
1.企業應制定包含火災現場處置方案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火災現場處置方案應包含應急處置方式、流程、責任人、職責、聯系方式等關鍵內容。(3分) 2.企業應定期對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防火技能安全培訓,提升撲滅初起火災能力;對其它員工加強應急逃生演練,以確保火災等緊急情況下,能正確逃生。(3分) 3.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AQ/T 9007-2019)的規定及本企業的事故預防重點,每年至少組織1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1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3分) 4.中小企業根據可能發生事故的種類特點,按照規定設置應急設施,配備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建立管理臺賬,安排專人管理,并定期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可靠。(3分) |
附件2
“廠中廠”企業統計表
序號 |
縣/區 |
鄉鎮/ 街道 |
詳細地址 |
單位名稱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出租方/ 承租方 |
主營業務及產品 |
備注 |
示例 |
××區 |
××街道 |
××路 ××號 |
××公司 |
913207007953600000 |
出租方 |
服裝加工 |
|
××公司 |
913207007953000000 |
承租方 |
玩具加工 |
|||||
…… |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