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青鳥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文旅部特聘職業教育導師、中國品牌聯盟智庫副主席,原中國人民大學文化藝術策劃研究所副所長王鵬教授,在《今日頭條》發表文章,對東??h溫泉鎮依愛田園給予高度評價:“江蘇連云港依愛田園綜合體以獨特的品牌實踐,將田園的文化意涵與產業價值深度融合,為行業樹立了‘以農立魂、以文賦能’的標桿?!?/p>
誰還記得犁鏵翻耕的紋路?見過水車轉動的模樣?在依愛田園的農用工具房里,犁、水車、耬車、獨輪車等百余件農耕老物件靜靜陳列,每一件都鐫刻著先輩的勞作記憶。家長可以帶著孩子辨認農具,聽本地農戶講 “春種秋收” 的規律,讓課本里的 “五谷六畜” 瞬間變得鮮活可觸。
作為“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這里的350畝農田就是最生動的 “露天教室”。跟著農戶學習播種、體驗農作物從生長到收獲的全過程,孩子們在汗水中讀懂 “粒粒皆辛苦” 的深意。還有各種家禽牲畜,看傳統養殖技藝如何在現代田園里延續生機。
依愛田園的動物區藏著大大的驚喜——這里可是獲得過國際動物福利委員會認證的“動物友好型田園”,沒有冰冷的鐵籠,只有自由生長的愜意。羊駝在草坪上踱步,梅花鹿探頭討食,孔雀時不時展開彩屏,連土撥鼠都敢探頭與游人打招呼。小朋友可以親手投喂、近距離觀察動物習性,家長則能趁機科普生物知識,讓人與自然的連接變得溫暖而真實。累了就坐在草坪上曬太陽,聽雞鳴犬吠,這不就是陶淵明筆下“采菊東籬下”的田園日常嗎?
扎染一塊藍布,磨一杯醇香豆漿,捏一件泥塑小物,算一次珠算加減……在依愛田園的非遺研學區,這些充滿煙火氣的手作體驗等著你解鎖。作為連云港首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這里藏著五大體驗區:泥塑文化館里能捏出田園百態,貨幣珠算館里可觸摸古人智慧,秤文化體驗區能感知 “權衡之道”。
每個體驗項目都有非遺傳承人或本地農戶手把手指導,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在動手過程中感受傳統技藝的溫度。做好的手作還能帶回家,成為獨一無二的 “田園紀念品”,讓大人孩子在歡聲笑語中觸摸傳統文化脈絡。
依愛田園坐落于 “中國溫泉之鄉” 溫泉鎮,逛完田園千萬別急著走!這里距離溫泉度假區超近,泡一場 “華東第一溫泉”,洗去一身疲憊,完美實現 “田園研學 + 溫泉康養” 的無縫銜接。想戶外徒步,旁邊就是羽山景區,沿著環山步道前行,還能聆聽鯀禹治水的古老傳說,感受山水間的歷史厚重感。玩餓了就在田園里嘗一頓農家菜,食材大多來自園區自種,新鮮又健康;若是想住下來,周邊的特色民宿能讓你枕著蛙鳴入眠,沉浸式體驗鄉村 “慢生活”。
從曾經的荒山廢嶺到如今的 “精神凈土”,依愛田園守住了 “以農為本” 的初心。這里沒有流量堆砌的網紅噱頭,只有泥土里的詩意與真實。抽個時間逃離城市喧囂,來這里與土地對話,和非遺相遇,在田園里找回最本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