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圓滿收官。據東海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統計,在首屆東海國際水晶礦物寶石博覽會的加持下,全縣全域旅游景區、旅游集市及重點街區累計接待游客120.91萬人次。其中,全市監測的10家旅游區共接待游客75.57萬人次,同比激增92.8%。東海水晶城線下銷售額突破2.8億元,同比增長184.4%。東海以“水晶+溫泉”為核心的文旅矩陣全面發力,書寫了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數據見證熱度:客流消費雙爆發
作為東海文旅的“頂流擔當”,水晶文化旅游區接待游客32.96萬人次,同比增長130.39%,單日最高客流達4.7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中國東海水晶城日均客流約3萬人次,商戶應接不暇。
全域旅游格局日益清晰。西雙湖景區以18.88萬人次的接待量成為家庭出游首選;溫泉旅游度假區接待16.92萬人次,其中長三角游客占比超六成,“泉暖東海”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
客流的爆發有力拉動了消費。東海水晶“破圈”效應顯著,2025年一季度總成交額突破116億元,同比增長10%。首屆東海國際水晶礦物寶石博覽會現場成交額超5億元,疊加水晶城線下銷售額,水晶消費成為最大亮點。
核心驅動:“晶”“泉”聯動的王牌效應
“東海的魅力,在于將最璀璨的水晶與最溫潤的溫泉兩張王牌緊密結合。”東海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李加瑞如是說。雙節期間,“白天淘晶、夜晚泡泉”成為游客標準行程,這一特色組合助力東海在長三角旅游市場脫穎而出。
首屆東海國際水晶礦物寶石博覽會成為焦點。3萬平方米展廳內,500個展位匯聚了來自全球200余家參展商的10萬余件珍品。水晶博物館互動體驗區同樣人氣高漲,投壺、漆扇制作、DIY拓印等傳統項目吸引眾多家庭參與。
若說水晶是東海的“顏值擔當”,溫泉則是其“康養內核”。作為“中國溫泉之鄉”,東海溫泉在秋冬交替之際迎來最佳體驗期。
全域聯動:多點開花的體驗矩陣
在“核心驅動、全域聯動”戰略下,東海文旅魅力不斷拓展。雙節期間,各大景區依托差異化特色共同助推市場熱度,形成“處處有看點、時時有活動”的全域旅游格局。
西雙湖景區作為“城市客廳”,碧波映襯紅旗與“人造月亮”,成為游客打卡熱點。青松嶺森林公園成為自駕游客的“寶藏目的地”。溫泉度假區內,長魚面、油墩子、松鼠桂魚等“北上”同款美食香氣四溢,東海老淮豬肉串、水晶凍等特色小吃攤位前排起長龍。此外,“晶韻福禮”美業展、“雙節同慶·晶耀非遺”嘉年華等21項重點活動在全縣同步開展,呈現“全域開花”的熱鬧場景。東海精心設計的三條特色旅游線路,也為游客高效體驗提供了便利。
文化賦能:從引流到留客的密鑰
東海文旅的火爆并非偶然。從節前在南京老門東的精準推介,到節中21項活動的密集開展,東海以文化為紐帶,成功實現“引流+留客”雙目標,彰顯“世界水晶之都、中國溫泉之鄉”的品牌實力。
文化賦能亦體現于產品創新。圍繞秋冬康養需求,東海整合溫泉理療、水晶文創、鄉村農產等資源,構建“觀光+體驗+消費”全鏈條服務。水晶博物館推出融入本地傳說主題的盲盒,附贈解說卡片,成為游客了解東海文化的窗口;溫泉度假區與中醫機構合作開發理療項目,融合傳統養生與現代康養;非遺傳承人走進景區開展教學,讓游客親手制作水晶小件、體驗傳統技藝。深度體驗有效延長游客停留時間,促進消費提升。
服務護航:文旅溫度的生動詮釋
10月4日下午,來自安徽的徐女士在西雙湖景區不慎遺失價值3000余元的水晶制品,巡邏民警接報后僅用1小時便物歸原主。“東海不僅水晶美,服務更暖心!”徐女士的感慨,成為東海文旅溫度的生動注腳。
假期火爆的背后,是東海“六大護航”服務保障體系的堅實支撐。節前,縣文旅系統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全域安全生產檢查,全面排查景區設施、食品及消防安全,整改隱患23處。
“假期的火熱是東海文旅多年深耕與全域協同發力的結果。”東海縣副縣長王丁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水晶+溫泉+生態”融合發展,推出更多特色產品和精品線路,加強與長三角地區文旅合作,讓“世界水晶之都、中國溫泉之鄉”品牌更加閃亮。隨著秋冬康養季持續推進,東海正以開放包容之姿,迎接八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