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位于江蘇省東北部,地處蘇魯交界,黃海之濱,是聞名中外的“世界水晶之都”“中國溫泉之鄉”,總面積2037平方公里,人口123.47萬。全縣現轄2個街道、19個鄉鎮場、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區和1個省級農高區,346個行政村。入選2024年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綜合指數、發展潛力三個全國百強。
東海產業多元、勢頭強勁。持續發力“345”產業體系建設,即打造硅材料、循環經濟、綠色食品3大產業集群,聚焦半導體材料、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預制菜、合成纖維4條主導產業鏈,壯大水晶、穿戴甲、金紅石、溫泉、晶質農品5個特色產業。其中硅材料產業入圍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資源循環利用基地通過國家試點示范驗收,“東海水晶”獲批承擔省商標品牌培育保護項目,穿戴甲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
東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行政建置已有2000多年,秦定天下,分三十六郡,其中就有東海郡,悠久的歷史也襯托著東海的厚重。境內有大賢莊舊石器文化遺址、房山摩崖石刻等古址古跡,溫泉尹灣漢墓群、曲陽漢代古城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當代著名畫家彥涵都出生在東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等曾在東海戰斗和生活過。
東海環境優美、生態宜居。是國家級生態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城市。東海縣的最高峰羽山面積約56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東海享有“百湖之縣”美譽,在冊大中小型水庫有66座,骨干河道26條,江蘇第一大人工湖——海陵湖坐落境內。8.1平方公里的西雙湖位于城市中央,城籍湖美、水借城秀,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靚麗名片。
東海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方起點西行第一縣,處在江蘇省“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區和沿海經濟帶、江淮生態經濟區、淮海經濟區的戰略疊加區,集海運、水運、鐵運、陸運、空運于一體,隨著連徐高鐵的開通,東海融入全國高鐵“大動脈”,給東海帶來了便捷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區位優勢將全面釋放。
東海底蘊豐厚、物產豐富。是“世界水晶之都、中國溫泉之鄉”,東海水晶儲量、質量均居全國之首,現存國家地質博物館重達4.35噸的“水晶大王”就出自東海,目前全縣擁有各類水晶加工企業3400余家,2016年東海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水晶之都”稱號。東海溫泉素有“華東第一溫泉”之稱,溫泉水呈弱堿性,出水溫度達82℃,不含硫磺氣,水質無色無味,四季如湯,既可浴療,又可飲療,泉清水滑,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