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村是被稱為“魚米之鄉”的平明鎮所下轄的一個村子,位于該鎮最西部,因村西有座“虎山”而得名,當地人都稱其為“西山根”。
她未生于此但長于此,全村641戶人家,家家戶戶留下了她的腳?。蝗?000余畝土地,鄉間地頭遍布著她的足跡。訪貧問苦、鄉村規劃、蓋房修屋、鋪路架橋、流轉土地、新建電站、疏通污水……事事做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她叫陸海寧,今年是她任職平明鎮虎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第8個年頭,也是虎山村的第14任、第15任村黨支部書記。
此前,村里有條主道路貫穿東西,群眾外出都從這里經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里過去交通狀況的真實反映,道路坑洼嚴重,積水常態,經常有村民跌倒或摔傷,刮壞車輛的底盤更是屢屢發生,通行十分不暢。上任后不久,陸海寧便著手考慮把這條主道路翻修成一條全新的水泥路,方便大家伙出行。修路需要資金,需要占用村民家前屋后的土地,需要群眾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哪一項工作都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陸海寧帶著真心實意,進家入戶說想法、談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常忙到夜里凌晨一兩點。最終,村民都拿出了實際行動支持她。
群眾工作做好了,陸海寧又帶頭捐款1.2萬元,發動自己的同學親戚朋友、村里大學畢業在外工作的人員、在外種地的大戶、在外做自由職業或是做個體生意的優秀人士,以及在家里經濟條件好的長輩,同時號召主干道兩邊的農戶每家捐一千、全村所有有土地村民一人二十元,你一點、我一點拿出錢支持,這條主道路的翻修工程還爭取到了省“一事一議”項目支持。路建好后又通上太陽能路燈30盞,在2021年又把全村主干道路燈全部通上,實現全村主路亮化。路通了,燈亮了,村民出行順了,大家幸福感油然而生。
俯下身子、干出樣子。陸海寧還積極協調修了農田排灌站,新建農田生產水泥路和村莊內道路,規劃建設了整整齊齊的房屋,無怨無悔的付出讓她收獲得了群眾滿滿的贊譽和褒揚,她被群眾推選為縣人大代表,成為大家的“代言人”。說起這些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經歷,陸海寧感受頗深:“今年是我任虎山村支部書記的第八年,這八年來我個人努力付出了很多,當然在這里的收獲也很多,感受也非常深刻。農村的工作雖然千頭萬緒,但是我覺得只要用心用情對待每一位群眾 ,就一定能夠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倍f到未來,陸海寧更是信心百倍,“下一步,我將繼續扎根農村,團結帶領全村的干部群眾,扎實做好農業發展、基層治理、增收致富等各項工作,努力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