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店鎮,提起市縣人大代表、三鋪村黨總支書記郝大寶,鄉親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他:“不愧是一名履職盡責,真心為民的好代表啊!”
勠力同心共創產業振興新格局
2017年,郝大寶時任三鋪村黨總支書記后,他帶領三鋪村大刀闊斧進行土地流轉,通過興建溫室大棚大力發展鮮切花富民產業,僅用兩年多時間,就甩掉了三鋪村江蘇省經濟薄弱村的落后“帽子”,全村162戶貧困家庭實現整體脫貧致富。
近年來,隨著郝書記參與雙店鎮事務增多,質疑的聲音也隨之而來,“郝書記去鎮里工作,村里他還有空管嗎?”“當然要管,再忙也不能有一點的松懈!”郝大寶毫不遲疑地說,“但單靠我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好在我們三鋪村戰斗堡壘黨員個頂個。”如今,在他的示范帶領下,村黨總支副書記胡海軍、會計李沈陽等一個個優秀黨員村干部同心協力、接棒前行、銳意進取,吹響了鄉村振興的集結號,富民產業大步向前發展。截至目前,三鋪村第二輪土地流轉620余畝,新建高標準溫室大棚200余棟,種植戶每年每畝純收入達5萬多元,遠超傳統種植業給花農帶來的收入,三鋪村特色產業“興起來”,農戶的腰包“鼓起來”,群眾的生活“富起來”。
既要把鮮切花種好,還要把大量的鮮花產品銷售出去,貨暢其流。如今,在郝大寶的帶領下,三鋪村打通了鮮切花與電商產業的交易壁壘,創造性開發了“花直達”網上銷售APP軟件,實現“零距離”交易。他積極向上爭取了260萬元項目扶貧資金,在村里興建了電商物流中心,打開了雙店鮮切花的銷路。郝大寶扎根三鋪村的6年時間里,雙店鎮鮮切花電商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吸引了鄉村小喬、二胖園藝、申通物流等爭先恐后入駐電商物流中心。截至目前,雙店鎮實現鮮切花電商銷售7000萬元,徹底改變了當地種植業的發展方向,創造了鮮花小鎮農業產業振興新格局。
統籌協調共建高標準農田新發展
“只發展三鋪村是遠遠不夠的。”郝大寶心懷大局、放眼長遠,“我們要利用‘晶都花匯’產業黨建聯盟輻射帶動作用統籌協調整個雙店的新農業發展。”為此,他牽頭在三鋪村新建3200平方米的花卉交易市場,總投資1000萬元,建設3000立方米的冷庫3棟、代相村新建溫室大棚9棟,北溝村新建溫室大棚4棟,促進新農業在雙店鎮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大量崗位缺口,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歸家鄉、建設家鄉。
雙店鎮夏季少雨的氣候條件,限制了崗嶺小麥在灌漿期等特殊時期的水分供應。為扶持雙店鎮傳統種植業發展,郝大寶牽頭開展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把原本的土橋加固、重新修建;田間必要運輸道路硬化;打通田間水渠,保障農田及時用水。目前,全鎮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7500萬元,在西池、東池、宋莊等10個村打造的25000畝高標準農田全部完成,實現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美好增收愿望。
蹄疾步穩提升村鎮建設新常態
“昌梨那邊的龍梁河大橋年久失修,我一個人都不敢上去走,太危險了。”昌梨村70多歲的張大爺如是說。“大爺,您放心,這個橋必須得修,群眾有需求和呼聲,就是我們人大代表工作的動力。”郝大寶雷厲風行,協調各部門多方面爭取資金援助。2022年底,龍梁河大橋修復一新并交付使用,村民們奔走相告:“郝代表真是咱們的民生代表。”
“最討厭陰天下雨,雨水多一多,路上就都是泥,出門串串門都不行,鞋上、褲子上都是泥,更別說車子了,小工具車一不小心都陷泥里了。”孔白村村民孔凡模說。為方便村民出行,郝大寶牽頭規劃了全鎮農路修建項目。2022年,在代相、孔白、竹墩、竹北等四個村共修建完成9.03公里的農路。今年又加快推進東孔線、孔白公路、西池孫圩路、三鋪村北澗線、宋莊昌黃支線、新王線、昌梨前張線等七條全長約12公里的農路修建。一條條地建設雙店鎮各村農路,一步步地提升雙店全鎮的村鎮建設,一點點地提高雙店鎮群眾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