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東海縣118萬畝小麥已迎來收獲高峰。在廣袤田野間,麥浪滾滾、收割機的轟鳴聲回蕩在田間,全縣各地抓住晴好天氣,積極組織機械,搶時間、趕進度,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在白塔埠徐圩村的高標準農田里,沉甸甸的麥穗隨風搖曳,金燦燦的麥浪翻涌起伏。十余臺聯合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在金色的海洋。伴隨機器的轟鳴聲,金燦燦的麥穗和麥稈分離,飽滿的麥粒從收割機料倉噴涌而下進入運輸車中,滿載的車輛映襯著豐收的喜悅。
蘇墾農發東辛分公司白塔生產區主任蔡發田說:“今年我們公司種了5000畝小麥,現在小麥收割全程機械化,僅用兩天半時間就全部收割完畢,很快很方便。”
為確保夏收夏種工作有序推進,當地堅持搶字在先,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并及時調度機械,積極開展搶收工作,確保小麥按時收割進倉。
白塔埠鎮徐圩村黨支部書記伏祥壁說:“我們組織了30多臺機械,準備在3-5天內把小麥收完,還組織了10臺打包機,5臺留草機,估計5天就結束草離田,然后開始進行機插秧。”
連日來,在張灣鄉也是同樣的豐收景象。據了解,今年,張灣鄉種植小麥面積8.1萬畝,鄉農業部門推廣優質高產小麥品種,并全程提供技術指導,通過統防統治、水肥一體化等措施,有效應對春季干旱和病蟲害影響。據農技站測產數據顯示,今年該鄉小麥平均畝產預計達600公斤,較去年增長5%。
張灣鄉農業農村和社會事業辦公室工作人員胡必弶說:“我們主要推廣了‘一噴三防’新技術,防病治蟲一起下,在收獲季節,畝產平均在580-600公斤之間。”
為確保夏收工作順利進行,該鄉農業服務中心提前調配大型聯合收割機,并組織農機檢修隊深入各村提供技術指導,實現“成熟一片、收割一片、歸倉一片”。張灣鄉張灣村支部副書記張德敏說:“我們調動了450臺聯合收割機,分布在不同的區域,通過不間斷作業,現已收割小麥8000畝。”
據了解,為積極做好麥收工作,縣農業農村部門全力搞好機械組織調度,最大限度地投入麥收作業,共組織5000余臺聯合收割機參與麥收會戰,并提供麥收信息和維修服務。當前,全縣小麥已收割過半,預計全縣小麥將在一周內全部收割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