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傾灑,走進東海縣昌平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現場,映入眼簾的是10余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進行坡面格埂澆筑。只見他們雙手緊握鐵鍬,將攪拌好的混凝土精準地填入模板,動作一氣呵成,現場機械聲、鏟土聲相互交織,奏響一曲熱火朝天的建設樂章。
據了解,東海縣昌平河小流域橫跨石榴街道、溫泉鎮和雙店鎮,屬于低山丘陵地貌,流域總面積30.13平方公里。受地形條件影響,長期以來,該區域水土流失現象嚴重。每逢暴雨,大量泥沙隨水流而下,不僅破壞了周邊的生態環境,致使河流生態系統失衡,還嚴重制約了當地的農業發展,導致農田土壤肥力下降。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東海縣水務部門迅速行動,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成功獲得1200萬元國家級資金支持,為昌平河小流域治理工程注入了強大動力。
本次綜合治理的主要內容是對4.78公里的溝渠進行治理,1.21公里的岸坡實施防護,新建7座涵洞、9座跌水,改善區域內的水利條件。同時,鋪設1.14公里機耕道,極大方便了村民出行與農業生產。目前,該工程已完成30%的建設進度,預計6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拔覀冎贫嗽敿毜氖┕び媱?,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按時完成施工任務?!苯K安水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志杰一邊查看施工進度表,一邊說道。
“我們還將實施河道綠化3.38公頃、營造經果林2.07公頃,開展380公頃保土耕作,這些措施將有效提升區域的植被覆蓋率,增強水土保持能力,最終實現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措施面積3.65平方公里,從根本上改善昌平河小流域的生態環境?!笨h水務局水土保持科負責人孫加才說道。
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畢,新筑的格埂在陽光下泛著銀灰色光澤。遠處的挖掘機伸展著長臂,有條不紊地對堤岸進行平整作業。再過三個月,這里生態治理的“毛細血管”逐漸疏通,昌平河將從曾經的“問題河”向“生態河”實現美麗蛻變,成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下一步,縣水務局將把長效管護作為鞏固小流域治理成果的關鍵環節,制定完善的管護制度,明確管護主體、管護標準,確保各項治理工程有人管、管得好。同時,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引導他們自覺愛護治理成果,形成 “人人參與、人人守護” 的良好局面,讓小流域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