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東海縣檢察院協同縣住建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四部門,以及人大代表、“益心為公”志愿者、人民監督員,開展瓶裝液化氣罐安全隱患整改現場評估暨安全生產月普法活動。
活動當天,與會人員深入東海步行街利群巷及周邊餐飲店。對照前期隱患臺賬,仔細核查液化氣罐編碼,杜絕“紅碼瓶”“無碼瓶”流通;嚴格檢查充裝時間、運輸流程,確保符合規范;同時對燃氣管道老化、接口松動等問題逐一排查,確保整改到位。
現場評估結束后,東海縣檢察院召開公開聽證會。縣住建局作為燃氣主管部門,介紹已完成氣站整合情況及230余條安全隱患整改,并強化鋼瓶全流程管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已出動執法人員92人次,檢查120家單位,整改隱患9項,后續將聯合多部門厘清職責,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縣應急管理局、縣商務局也圍繞餐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部門協作等內容進行交流。
針對未安裝燃氣防泄漏報警裝置、氣罐混充等新問題,各部門明確表示將加強協作,完善倒查機制,強化源頭治理。人大代表與監督員在肯定各部門工作后,建議加大執法和宣傳力度。東海縣檢察院也將持續跟進監督,推動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切實消除燃氣領域安全隱患,守護群眾“煙火氣”安全。
此次行動,通過多部門聯動與檢察辦案深度融合,不僅有效鞏固了前期液化氣罐安全隱患整改成果,更通過多方參與、公開聽證的形式,推動形成了安全生產領域的社會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