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俺們工作、生活、環境都很好,和漢族兄弟姐妹相處也融洽,跟一家人一樣。”家住東海縣石榴街道東榴村的回族農民老于如是說。近年來,石榴街道注重強化黨建引領、創新活動、志愿服務等多元載體,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營造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良好氛圍。
該街道發揮黨組織在民族團結工作中的核心領導作用, 積極與少族院校單位簽訂民族共建協議,并聯合相關單位、轄區商戶共同舉辦活動,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逐步實現校社共建、社企聯建、多維參與、融合共治的民族團結工作模式。街道注重在黨建帶動民族文化建設工作,織密民族團結“同心網”上下功夫。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展示各民族的風采和特色,宣傳和傳承地方民族文化,強化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先后開辦“石榴紅家園”、開設“石榴花開”課堂,開展“石榴籽心貼心”書法、舞蹈、剪紙等培訓活動,邀請政協委員講紅色故事,組織少族群眾參與黨建知識、民族團結知識問答和趣味游園等活動。
該街道還通過持續促進民族團結、社區治理與基層黨建相互融合,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融入日常、落在平常,聯合駐街道單位、黨員、志愿者等,開展結對幫扶工作,走訪慰問轄區各民族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開展評選“五好文明家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戶等實踐活動,進一步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使各民族群眾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