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45省道房山鎮興谷村路段養護現場一片火熱。壓路機、攤鋪機緊密協作,銑刨鋪油作業同步推進,施工人員各司其職,舊路廢料變身平整新路面。
今年以來,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聚焦路況鞏固與提升,全面加強日常養護、季節性養護和預防性養護三位一體工作體系,大力推進路面灌縫和坑槽修補作業,扎實開展公路病害及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為人民群眾營造安全、暢通、舒適的出行環境感。
打好公路養護“主動仗”。入夏以來,該中心緊扣公路預防性養護黃金時機,全面開展公路養護工作,全力提升轄區道路通行質量。4月初,及時召開養管工作促進會,以數據為導向,精準發力。會上,詳細通報并深入分析了各條公路管養路段的路況PQI值、優良路率等核心指標,結合整體路況變化趨勢,通過縱向對比與橫向分析,精準定位養護重點與薄弱環節。在此基礎上,科學制定年度養護總體目標,細化養護實施方案,明確具體養護指標,將責任層層壓實。通過建立完善的責任體系與科學的工作機制,確保養護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筑牢日常養護“壓艙石”。以“灌縫修補”為抓手,構建精細化日常養護體系,全面提升公路養護質效。將“灌縫修補”納入常態化病害治理,成立專項督導組,對日常養護工作開展全流程督查,建立整改清單,明確整改時限。通過每月調度會議動態掌握養護進展,壓實各級管養責任,確保養護任務高效落地。積極創新養護技術手段,推廣非開挖式地聚合物注漿養護新技術,融合傳統灌縫、坑槽修補工藝,實現路面病害全方位修復,顯著提升路面平整度與耐久性,全縣干線公路基本實現了“有坑必補、整平壓實”“有縫必灌、灌必達標”目標。截至5月底,該中心累計實施養護工程170.2公里,公路整體狀況顯著提升。
織密公路安全“防護網”。隨著暑期汛期到來,該中心委托專業設計單位,對轄區內公路沿線地質災害風險點、臨水沿河路段、橋梁涵洞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詳細隱患臺賬,精準掌握風險底數。同時要求養護單位強化日常巡查,加大巡查頻次,密切監測重點路段,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置。對百米樁、防護欄、防眩板等損壞部件及時更換維修,提升安全警示效能。對橋梁泄水孔、涵洞及邊溝排水溝等排水設施,開展全面疏通清理,確保排水系統運行正常。通過系統化、精細化的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概率,切實筑牢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