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站穩人民立場,主動認領群眾的‘微心愿’,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要繼續堅守崗位,積極作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一些黨組織舉辦主題黨日活動,以過好政治生日、黨員亮承諾等形式,讓廣大黨員踐行初心使命,服務和團結最廣大人民群眾,砥礪奮斗之志。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重要密碼。
回首過去,團結奮斗是我們黨戰勝困難、破浪前行、走向成功的重要經驗。歷史上,有一個“齊心協力建包鋼”的故事: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一聲號令,全國上下,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積極響應,援建人員和建設物資涌向內蒙古草原,在荒灘上筑起鋼城。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克服困難,包鋼從無到有,生動詮釋了“團結是鐵,團結是鋼”,有力印證了“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
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體中華兒女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不懈奮斗。從匯聚各方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創造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到凝心聚力,頂住壓力,有效應對外部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是團結的力量創造出來的。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內部風險挑戰增多的復雜形勢,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向前?團結奮斗是不二法門。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擔當精神、斗爭精神,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積極應對風險挑戰,贏得工作的主動權,不斷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團結奮斗,最根本的是要把蘊藏于億萬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激發出來,朝著共同的目標不懈努力。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走好群眾路線,做到聽民聲、匯民情、聚民智,讓廣大群眾的“金點子”成為治國理政的“好思路”,讓每位群眾的力量都得到充分釋放,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
凝聚起智慧和力量,激發出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只要我們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就一定能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