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成功舉辦。會上,習近平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共同出席中國—中亞減貧合作中心、教育交流合作中心、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和貿易暢通合作平臺揭牌儀式,標志著位于我省南京市的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正式成立。
江蘇與中亞地區的產業合作底蘊深厚,在新能源、裝備制造、石油天然氣、現代農業等領域已形成覆蓋產業鏈、輻射多區域的緊密協作格局。放眼未來,中亞不僅是江蘇重要的經貿伙伴,更是聯通共建“一帶一路”及歐洲市場的關鍵樞紐。早在2024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由蘇豪控股集團與南京市玄武區政府攜手共建的江蘇對中亞國家雙向貿易平臺便已投入運營。該平臺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集貿易合作、產業協作、產教出海、傳播交流等多元功能于一體,成為雙方合作的前沿陣地。在此基礎上,經省商務廳積極爭取,今年4月,商務部正式批復,同意依托江蘇中亞中心項目,升級建設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標志著江蘇與中亞的合作邁向更高能級。
據了解,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將緊扣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需求,充分整合資源優勢,持續拓展功能邊界。平臺將深度融合霍爾果斯前置倉、中亞江蘇中心等載體功能,吸引周邊省市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企業、特色產品入駐,著力構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方位合作橋梁。“錨定命運共同體目標,我們將持續深化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建設,發揮好國家級經貿載體功能作用。”蘇豪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勇表示,集團將通過“中亞班列+海外倉”“中亞班列+跨境電商”等新模式加速推進運貿融合,為書寫中國同中亞合作新篇章貢獻江蘇國企力量。
在貿易領域,平臺將重點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間農產品、礦產品、石油天然氣的進口,以及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紡織服裝、五金機電、孕嬰童用品等日用品的出口。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平臺還將通過與國內高校簽訂共建“一帶一路”青年人才聯合培養協議、在中亞國家開辦“鄭和學院”開展職業技術培訓、打造中亞特色文化街區、舉辦多元文化活動等舉措,促進雙方文明互鑒。在宣傳展示方面,平臺積極舉辦江蘇(阿斯塔納)進出口商品展覽會等雙邊特色展會,召開孕嬰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加快推進中亞商品國家館保稅展示中心、絲路電商平臺建設運營,積極探索跨境電商保稅進口(1210)業務新模式。
“我們將立足開放大省定位,匯聚全省各方面資源,全力支持建設運營好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推動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拓展國際合作空間,為提升中國—中亞經貿合作水平、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江蘇力量。”省商務廳廳長司勇表示。未來,隨著平臺的持續發展,江蘇與中亞地區的合作必將迎來更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