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76/2024-00075 | ||
發布機構 | 東海縣 | 發文日期 | 2024-02-22 |
標 題 | 關于印發東海縣2024年國土綠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東政辦發〔2024〕5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東海縣2024年國土綠化工作方案
為科學高效推進我縣國土綠化工作,實現全縣森林資源總量再穩固、質量效益再提升、民生福祉再增進,根據《江蘇省林業局關于下達2024年全省營造林生產指導性計劃的通知》《江蘇省2023-2030年國土綠化規劃綱要暨2023-2025年三年行動計劃》和《連云港市2024年國土綠化工作方案》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推行林長制,以科學、生態、節儉綠化為主線,以不斷增進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根本目標,穩步增加全縣森林資源總量,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提高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優化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為美麗東海建設筑牢堅實的生態基底。
二、目標任務
2024年,全縣計劃完成造林綠化1600畝,其中:凈增造林200畝,更新造林400畝,退化林修復1000畝;建設綠美村莊6個,其中:新建省級綠美村莊建設3個,改造提升省級綠美村莊2個,新建綠美古樹村莊1個;森林撫育6500畝;新建及更新完善農田林網控制面積4萬畝,其中:新建0.5萬畝,更新完善3.5萬畝;四旁零星植樹(含珍貴樹種)70萬株,珍貴與彩色樹種培育45萬株。
三、重點工程
(一)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在李埝林場開展退化林修復,主要栽植烏桕、楊樹等樹種,綠化面積1000畝。持續開展森林撫育,結合年度造林、林業病蟲害防治等林業重點工作,加強對林木的撫育管理,完成森林撫育面積6500畝。
(二)道路林網工程。對國省干道、縣鄉村路新增里程及未綠化路段實施道路林網建設,不斷建設完善以鄉土樹種、喬木樹種為主,綠化樹種豐富、景觀效果優美的綠色通道網絡。重點推進東海縣城區富強東路、富強西路、濱河南路、振興北路、文化路等路側綠化,主要栽植櫸樹、樸樹、玉蘭、法桐、櫻花、紫薇、紅梅和海棠等樹種,綠化面積26余畝。
(三)水系林網工程。遵循生態優先、自然融合、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積極對接河道疏浚和河湖空間帶修復等工程,瞄準宜林綠化空間,持續推進水系林網建設,促進水系林網固堤護岸、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美化環境、降塵減噪、防止水土流失和豐富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的有效發揮。重點推進新沭河、龍梁河、石安河、淮沭新河、圍山河等河堤沿岸綠化,主要栽植楊樹等樹種,綠化面積216畝。
(四)農田林網工程。認真貫徹國家林草局、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強宣傳發動,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充分利用農村道路、溝渠、田坎等現有空間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根據主要風害方向,合理確定林帶主次和結構,在全面查缺補漏基礎上建設新林帶、補齊斷林帶、提升低效帶。科學選擇栽植樹種,合理搭配喬灌,優選深根、窄冠、抗性強的喬木樹種,兼顧用材、經濟、美化的需要。積極探索創新林網建管機制,既要保證栽得活,又要保證留得住,充分發揮農田林網生態防護功能。2024年,全縣計劃新建及更新完善農田林網控制面積4萬畝。
(五)城鎮綠化工程。圍繞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和群眾高品質生活,聚焦重點項目建設,織補綠色空間體系,提升多元功能和服務水平。突出生態優先,在“增綠提質”上做細文章,穩步推動綠地量質并舉,計劃新建綠地10公頃,改造綠地0.5公頃。堅持民生導向,著力營造“樂享園林”活力空間,精準拓展開放共享空間,因地制宜開展公園建設,繼續實施口袋公園體系化建設,計劃建設口袋公園6個。
(六)村莊綠化工程。繼續實施綠美村莊211提升工程,集中資金著力打造一批綠美村莊精品,以點帶面推動全縣村莊不斷綠化美化優化,助力鄉村振興;把好村莊綠化選址關、設計關、種苗關、栽植關、管護關和驗收關,充分利用宅院周邊、溝渠兩側、破損綠地等見縫插綠,因地制宜栽植鄉土、彩化、珍貴樹種,努力將綠美村莊建成科學綠化的示范基地、珍貴鄉土樹種的培育基地、古樹名木的后備基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家園。2024年,計劃新建省級綠美村莊3個,改造提升省級綠美村莊2個,新建綠美古樹村莊1個。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林草興是生態興的前提和基礎,是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標志,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依托。國土綠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地位重要、任務艱巨,各單位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堅持國土綠化與彩色化、珍貴化和效益化有機結合,持續多造林、造好林,不斷推進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確保各項造林綠化任務按序時推進、高質量完成。要強化部門協作,財政、自然資源、住建、交通、水務、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各部門要立足職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綠化任務落實落地。
(二)堅持分類施策,科學節儉綠化。各單位要堅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的精神要求,不違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開展綠化造林。在此基礎上,仍要把挖潛增綠作為造林綠化的首要任務,充分挖掘林業用地、城市(建設)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通道夾心帶、村莊用地、未利用地等一切可利用空間開展造林綠化,廣泛開展林中空地、四旁隙地植樹造林。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科學綠化的意見精神,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適地適樹選好樹種,避免盲目應用外來樹種;科學確定造林密度,反對不科學的過密造林、截干造林;杜絕天然大樹移栽,摒棄追求奢華、急功近利、鋪張浪費的不科學綠化發展模式,大力推行以喬木為主、低養護成本的因地制宜節約型綠化模式。
(三)抓住有利時機,掀起綠化熱潮。各鄉鎮(街道、場)要及早將2024年度營造林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山頭地塊、村(組),盡快做好作業設計、招投標、整地挖塘等前期工作。要抓好種苗和農用物資準備,按照“就近育苗、就近造林”的原則調苗運苗,把好種苗質量關。強化苗木檢疫,防止林木病蟲害的人為傳播。要把質量管理貫穿于營造林全過程、全環節,經常性組織技術力量,深入造林一線,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和服務,確保年度營造林任務保質保量完成。要充分利用好各類宣傳媒介,廣泛宣傳發動社會各界關注林業、投身林業建設,形成社會廣泛關注、人人積極參與綠化的良好氛圍。各單位黨政領導干部要帶頭履行植樹義務,帶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入國土綠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