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14280621/2019-1428152 | 分類: | 其他 / 通知 | ||
發布機構: | 文號: | 無 | |||
成文日期: | 2019-09-17 | 發布日期: | 2019-09-17 | 有效性: | |
名稱: | 縣十七屆政府召開第31次常務會議 |
8月9日,縣長高美峰主持召開縣十七屆政府第31次常務會議,學習《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聽取全縣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匯報,分別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印發東海縣12345在線服務平臺運行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關于印發2019年度東海縣12345在線服務平臺考評辦法的通知》《2019年東海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東海縣政務服務“一張網”工作推進方案》《東海縣關于加快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副縣長章榮剛、薛劍、盧兵參加會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范益春,縣政協副主席王祥武列席會議。
高美峰指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性工程,也一直是公眾最關心、最敏感、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近年來,全縣上下深入貫徹“四個最嚴”要求,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監管體制逐步理順、監管能力穩步提升、綜合整治更加深入,全縣食品安全呈現逐年穩好的態勢。2017年,東海縣被評為首批“江蘇省食品安全示范縣”。
高美峰強調,要深化思想認識,以更加有為的擔當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全縣上下必須保持清醒認識,樹牢底線思維,按照《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的內容,強化責任擔當,以對人民、對自己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要強化風險意識,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在源頭治理上,要突出農業污染源防治,嚴把糧食收儲質量安全。在過程控制上,要加強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督促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防風險、保安全,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在日常監管上,要針對重點產品、重點行業、重點區域,明確風險點和控制措施,提升基層監管水平,尤其要突出抓好校園、養老院、救助站等重點領域的食品安全。要強化餐飲服務行業監管,切實加強對農村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小超市、集貿市場以及農村“紅白事”等集體聚餐活動等重點區域監管。要加大農產品和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監管力度,堅持不懈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要加強責任落實,以更加高效的執行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全縣上下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分管縣領導要始終將食品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時刻關注面上情況,定期推進工作。縣食安辦作為綜合協調部門,要切實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健全督查督辦、考核評價、責任追究機制,提升監管工作科學化水平。食安委各成員單位要嚴格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發證、誰監管”原則,切實履行好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各鄉鎮要切實承擔好屬地管理責任,對食品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守好底線,真正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高美峰指出,各鄉鎮各部門要把《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執行到位,確保落地生效。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厲杜絕文件一發了之、會議一開了之等現象。要狠抓督查檢查,縣安委會辦公室要將各鄉鎮、各部門對《實施意見》的落實情況納入督查范疇,并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要嚴肅問責,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問責,以追責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工作落實。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決克服麻痹僥幸思想和松懈厭戰情緒,進一步增強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各單位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東海縣12345在線服務平臺運行管理辦法(試行)》和《2019年度東海縣12345在線服務平臺考評辦法》,把它作為補齊工作短板的需要,真正把12345在線服務平臺建設放在心中、抓在手中。要把平臺建設作為及時了解群眾訴求的一個有效途徑,通過辦理來反映政府執行力到底強不強、群眾滿意率到底高不高。要突出受理、交辦、辦理、反饋等重點環節,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專職領導要負責具體辦理,成立12345在線服務平臺工作專班,及時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需,更多地體現出為民服務的情懷。要把12345在線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列入全縣目標考核,通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真正把“12345,有事找政府”打造成為人民服務的平臺。要按照規定工作做好、特色工作做出經驗的要求,全力推進《2019年東海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和《東海縣政務服務“一張網”工作推進方案》的貫徹落實。要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打造更多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特色亮點工作。
高美峰強調,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之一,各鄉鎮、各職能部門要把此項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農業農村局要結合水利、財政、環保等部門的職責,盡快完善實施意見,將責任細化分解落實到部門和鄉鎮,排實排細年度推進目標。安峰、平明等鄉鎮要結合方案,提前謀劃產業結構調整、家庭農場布局。各鄉鎮、各職能部門要齊心協力,通過2-3年的努力,使全縣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得到極大地改善,并形成工作經驗,走在全省前列。